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行为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9:37:34   浏览:87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行为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行为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对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请示》(深工商〔2000〕2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流通领域走私贩私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进口手续、合法经销单位的合法发票、合法的处罚决定书任何一种证明而经销进口商品的行为,可依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定性,比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
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罚。
对当事人经销进口商品时,仅能提供合法经销单位的发票,而经查证其经销的进口商品确属无合法进口手续的,亦可依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定性,比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罚。



2000年3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


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粮展〔2008〕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22号)要求,我局决定于2008年4月下旬至7月底在全国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目标
  通过督查行动,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局关于加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粮展〔2006〕190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和登记备案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推动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建立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督查形式
  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当地安监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企业自查和部门抽查相结合、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门检查和专项督查可与《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粮展〔2008〕62号)规定的复查工作结合进行。
  三、督查内容
  (一)督查的主要内容
  1.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2.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情况;
  3.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
  4.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情况。
  (二)督查的重点内容
  粮食企业的防汛、防台、防粉尘爆炸、药品药剂管理与使用;储粮仓房结构安全及夏粮收购现场管理等领域的安全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这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要亲自挂帅,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进行督查,切实履行好职责。粮食企业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位的责任,务必从严要求,组织开展好本单位的自查工作,并将检查情况及时报告给当地有关部门。
  (二)细致安排,注重实效。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从本地区工作实际出发,安排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具体督查方案,明确督查内容、要求和责任。要健全工作机制,讲究工作方法。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督查实效,并将重要情况汇总报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三)统筹兼顾,重点突出。本次督查专项行动既要全面发动,督促企业彻底排查隐患和问题,不漏死角,不走过场,不留后患,又要重点检查事故易发、形势险峻、面临问题时间紧迫的领域或环节,特别要针对春夏季节特点,积极防范极端自然灾害及其可能引发的危害,把各项预防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安全生产的氛围,努力培养广大从业人员“重安全、行安全”的意识。要注意发现安全生产优秀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要鼓励举报弄虚作假行为,对自查、督查不力的单位,一经查实,要予以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期间,国家粮食局将不定期编辑《储粮安全生产简报》,请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中央粮食企业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并于7月底前提交本地区、本单位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总结报告,由国家粮食局汇总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因公出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因公出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晋市政发(1992)44号
1992年7月15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现将《晋城市因公出国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晋城市因公出国管理暂行办法

为适应我市改革开放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切实加强因公出国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因公出国是指去境外执行经贸洽谈、科教交流、友城往来、推销展览、文艺演出、承包工程、进修培训、出席会议、劳务出口等任务以及进行其它公务活动。

第二条:凡我市干部职工, 不论参加哪一级、哪一部门、哪一地区的团组出国,均应在本市办理政审, 本省办理护照手续,不得垮地区异地办理。

第三条:我市人员参加中央一级或外省市团组出国,在上报出访人员名单时,应事先报请市外办审查,并征得分管市领导同意。出国任务通知书下达后,到市外办办理本省审批手续。

第四条:办理本省审批手续时,应填写《晋城市出国任务审批卡》、《出国审批表》。经市外办审理报请市政府领导审查同意后,在《出国审批表》上加盖市政府公章,报省政府审批。

第五条:省政府审批同意后,凭批件到市外办初审后,到市委组织部办理政审手续。

第六条:参加本省范围内(不含本市)的组团出国,在上报出访人员名单时,应事先报请市外办审理,并征得分管市领导同意,待出国任务通知书(或批件)下达后,在市外办填写《晋城市出国任务审批卡》,办理有关初审手续。

第七条:本市组团出访,组团单位应根据需要确定国外交往对象、出访任务和出访人员建议名单,经市外办审理报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同国外接待单位具体联系。

第八条:组团单位接到国外邀请单位的邀请书、保证书和入国理由书后, 正式起草出访报告报市外办。出访报告内容包括:出访任务、地点、人员、时间、经费负担方式等,并附日程表。由市外办填写《晋城市出国任务审批卡》,呈市政府领导审批。之后,由市政府行文上报省政府审批。

第九条:省政府审查批准后,凭省市出国任务审批卡,由市外办初审后到市组织部办理政审手续。

第十条:办理出国人员政审手续时,先到市外办或市委组织部领取《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二份填写,由出国人员所在单位审查,签字盖章,市外办初审后,到市委组织部政审。

第十一条:市委组织部根据《晋城市出国任务审批卡》上的领导批示意见给予政审,然后持市委组织部政审批件,出国任务通知书(或批件)和国外邀请手续,到省外办办理护照手续。

第十二条:出国人员所需经费(人民币),凡由市财政供给经费的单位,由所在单位按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作出经费预算报市外办和市财政局审查后,再由市财政局报请领导审批。出国经费自行解决的单位,在作出经费预算后,经市外办审查,由本单位领导批准执行。经费预算包括: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膻内差旅费、制装费等。

第十三条:出国所需外汇,凡动用市控外汇的,凭出国任务通知书(或批件)及《晋城市出国任务审批卡》到市计委办理外汇额度调拔手续,再到市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行办理换汇手续。

第十四条:外汇核销按外汇管理局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出国人员回国核销经费(人民币)时,所有单据应经市外办审查,再由市团政或经费承付单位审核报销。

第十六条:出国人员回国后,要将在国外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考察收获,认真写出总结,并按规定搞好出国鉴定,一并报市外办、市委组织部及有关单位。

第十七条:办理出国手续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

出访任务不明确,无实质性交往内容或纯属照顾,夹带出国者;

违反外事财务制度,以盈利为目的组团出国者;

出访经费尚未落实者;

参加本范围以外团组出国,在出国批件或通知下达前,未经市外办同意、市分管领导批准,擅自上报出访人员名单者;

未办好上次出国的结汇手续和经费报销手续,未按规定进行出访总结及出国鉴定并按时交回者。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外办负责解释。